其实说到奶油虾,脑子里一下子会窜出来两道截然不同的料理:
一是印度的奶油虾(鸡),一是马来西亚的奶油虾(鸡);两者都很著名,可做法和味道却是截然不同。

记得之前我在博客里写过印度奶油鸡的做法,当时有朋友留言说为啥叫“奶油鸡”,难道不该叫做“黄油鸡”吗?这个嘛,可能是由于有好些地方把“butter”翻译做“奶油”,因此这个叫法就这样得来了,没什么好纠结的哈,翻译菜名本来就跟翻译人名或者地名一样,同一个名字可能有很多种翻译。

如果非要追求最准确,还是直接用原文最准确。

印度奶油鸡是最著名的印度料理之一,当时一个印度老饕告诉Gordon,真正地道的印度奶油鸡其实是不放奶油(cream)的(因为大多数印度奶油鸡的食谱都有加cream),搞得Gordon大跌眼镜,我自己也是大跌眼镜,因为我之前的印度同事就告诉我做印度奶油鸡要放奶油,汗s了!我后来想想,印度毕竟也是那么大的一个国家,同一道菜不同地区的做法应该也有不同,也不用过分纠结,最重要,觉得好吃就好。
这个话题引申到今天的菜上,其实我是想说,我看过很多很多马来西亚奶油虾的做法,都是大体相同但是在调料和步骤上多多少少有一些区别,而且它们的作者还都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。
这说明就算是在马来西亚,这道菜的做法也不是像教科书那样一板一眼的。
曾经在一家有名的马来餐厅点过这道菜,当时就觉得非常好吃。
咖喱叶是东南亚菜里面时常会用到的调料。

可能有朋友会问小猫咖喱叶在哪里可以买到。
国内我不太清楚,不过小猫这里买新鲜的咖喱叶非常容易(印度超市,亚洲超市通常都有),价格也很便宜,一般图中这样一小捆也就1纽币(5块多人民币),可以做很多很多菜了,而且一次吃不完还可以放冰箱冷藏起来(不洗,直接冷冻;或者洗净擦干再冻),之后再用风味并不会减少。
材料:
大虾:适量(约 15~20只)。
咸蛋黃(蒸熟):2个。
黄油(butter):适量(约2 tbsp)。
盐: 少许 (不要放太多因为咸蛋黄比较咸)。
红糖: 适量(白糖也可,提味增鲜,切不可省略哦)。
淡奶 (evaporated milk) :1/4 罐(适量即可,其实不需要太精确的)。
咖哩叶(curry leaves):适量。
指天椒:按自己的喜好隨意。
做法:

1,虾去虾枪,去虾线,洗净并沥干或擦干水分备用。
2,用一口最小尺寸的锅子,放约一指宽的油,油热后把虾放入油锅分批炸至金黄刚熟,然后将虾取出用厨房纸巾吸去多余油分备用(炸虾用很小的锅的话其实一点都不费油,而且炸过虾的油过滤后保留起来用来炒菜非常香,是一举两得的事情;用小锅炸虾一次炸四五只就可以了,分批炸,注意要把虾先擦干水分,以免油溅起烫伤自己,最保险就是炸的时候用锅盖当盾牌保护自己);
3,准备好其它调料(咖喱叶去杆留叶片,指天椒切碎,咸蛋黄压烂,淡奶准备好);

4,下黄油在炒锅中,小火炒香咖哩叶和辣椒,然后加淡奶,糖和少许鹽,用中火煮浓;把虾倒回锅中,不停翻炒,大火煮至汁收干。
5,撒下蒸熟压碎的咸蛋黃翻炒均匀即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