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家好,我们上课吧!我尽量不紧张,大家也不要紧张。”讲台上说这话的老师叫赵知容,说是老师,其实他更是一名学生。
赵知容的真实身份是宁波中学高二学生,站在讲台上,是因为他本学期在学校开设了一门《电子与灯光创意》的课,昨天是他第三次上课,虽然有点进入状态,但还是有些紧张。记者了解到,像赵知容一样有机会登上讲台上课的同学还有两位,一位叫岑宇晖,他对古代建筑很有研究;还有一位叫肖雨熹,一直在学习气象学的大学课程。
□记者 章萍 摄影 记者 张培坚
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,有点小紧张
“在学校里,赵知容可算是小名人,动手能力特别强,物理学得特别好,自己研究制作了很多东西,我很佩服。”班上同学严静说。
赵知容是个电子迷,曾做过模拟钢琴、超声波测距仪、壁障履带车,不过最得意的作品是他和小伙伴一起设计的电控计时装置,很好地解决了秒表手工计时存在的误差。这个作品,已经非常及时地运用在了前不久的运动会上。
本学期,赵知容开设的课程有18课时,课程和所有老师开出的100余门选修课放在同一选课平台上,一起让本年级同学自主选择。目前,他已是拥有20位学生的“小老师”。
赵知容告诉我们:在他的课堂里,他会和同学DIY(Do It Yourself,自己动手做)手电,DIY流水灯,别小看只是开关加几节电池组合起来的,别人不一定做得来。
“选报他的课,一开始是因为好奇。一堂课下来,虽然有时他还会紧张,但胜在互动交流特别自然,而且很快就会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。”同学史乐怀评价说。
没有作业的课堂,小伙伴一起研究
这一次,和赵知容一起有机会上课的还有两位同学。
同样读高二的肖雨熹,在一个偶然机会接触了大气科学这门学科,在后来的日子里,各种奇异天气现象及气候变化让他渐渐爱上了这门学科。
每个夏季,肖雨熹都关注横行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;每个冬季,他都在留意欧亚大陆上的寒潮,研究这些大气活动让他感觉乐在其中。而且他还读起了《气象学》的大学课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