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说一说《漫水》更好”
王跃文在21日发了一条微博:“明天下午在宁波天一讲堂讲座,刚才一进房间就领受了‘下马威’,签一码《大清相国》。但是,我多么希望有人让我签小说集《漫水》!那才是我的好小说。”
《漫水》是王跃文乡村题材中的短篇小说集,既写出了传统农耕文明的诗意与温情,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,也写出了乡村伦理在历史进程中遭遇的裂变,在现代文明挤压下发生的挣扎。小说承接了自沈从文以来湖南乡土小说的文脉,用从容温润的笔调,醇厚生动的乡土语言,展示了乡村美好的人情人性,寄寓着作者诗意的理想,也表现出作者对乡村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与审视。
“看过的朋友都说好,如果能说一说《漫水》,我更高兴。”王跃文笑道。
许多人认为《漫水》是王跃文的转型之作,其实乡村题材的小说他推出过多部。“在我看来,中国永远是一个乡村中国,城市已经格式化了,乡村是历史文化传承比较完整的地方,虽然传统的生活、伦理在乡村也是渐行渐远,但还是值得我们回望。”正如著名评论家李敬泽所说,乡土中国、乡村文明面临的问题,不仅是中国历史和我们时代发展的一个大题目,而且也是文学面临的一个大题目,王跃文的《漫水》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个时代的理解。
“文学创作就是要多看多写”
谈到最近的工作状态时,王跃文指着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,“《爱历元年》正在润色和调理中,其实我是想保密的,结果出版社太性急,向外发布了。这本小说写的是近30年来中国人的情感、伦理、家庭、婚姻等方面的一些困顿、变迁和突围,欢迎大家关注。”
王跃文介绍,《大清相国》电影和电视剧也正在筹拍中,“《大清相国》先写的就是电视剧本,刚要拍的时候出台了古装戏的限播令,这一次时机成熟了。”
对于文学创作,王跃文认为,“写作的人谁都有自己的创作经验,很多是说不出来的。我想还是多看、多写。多看经典名著,心中就有了标杆。多写,就是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。”
记者 陈青 通讯员 洪敏